http://blog.xuite.net/kg1229/blog/207893782


養生堂 20121030 六百年的養生秘訣(1)




六百年的養生秘訣:開胃法、養肝法、調腎法

 

 600年的養生秘訣一:開胃法

有很多疾病先從脾胃調理。開胃跟養胃有所區別,

開胃是讓胃口先開,增加吸收。

脾胃乃後天之本,如果脾胃不好的話,百病叢生。

沈氏女科注重開胃,認為“胃氣為本”。

沈老介紹了他家傳的健脾開胃散,就是用焦山楂肉、谷芽、

麥芽、神曲,等量研粉,每次沖服3克,幫助消化,專開胃口。

什麼人適合開胃呢?

只要是吃完不消化、胃口不好的,脾胃虛寒的,

都適合開胃, 開胃不僅是增加吸收,使脾胃吸收能力強,

而且還可以促進消化功能。

胃口的重要不言而喻,再輕的病沒了胃口就會加重,

再重的病有了胃口必能起生。因此,開胃口、護胃氣。

開胃口的食療粥:桂心紅棗粥﹕


肉桂﹕3克 紅棗﹕30克 桂圓﹕10克 山藥﹕薏米﹕30克

芡實﹕30克 蓮子肉﹕10克 百合﹕10克

延年益壽羹﹕

枸杞子﹕10克 核桃仁﹕100克 蓮子肉﹕20克

芝麻﹕10克 山藥﹕50克 銀耳﹕15克

600年的養生秘訣二:養肝法

中醫所謂的肝與西醫解剖學所指的肝不盡相同。

《黃帝內經》對肝的描述有二個方面:

一是肝主謀慮。

人體的精神活動跟肝密切相關,

精神因素是許多婦女病的主要病因。

二是肝藏血, 血不養肝是許多婦女病的病根。

基於這兩個方面,中醫認為“女子以肝為本”。

中醫所說肝的病證比較複雜,常見的有3種類型:

一是肝氣鬱結,表現為情緒低落,鬱悶傷感,胸脅不舒;

二是肝火上炎,表現為頭暈煩躁,失眠多夢,口苦尿黃;

三是血不養肝,表現為心慌氣短,面色蒼白,精神疲乏。

當然中醫治肝辦法也比較多,中醫治肝方法高度總結﹕

養肝三法寶。

養肝法

一、滋補腎水,平降肝火。

二、疏肝理氣,解除肝鬱。

三、健脾柔肝,補充肝血。

養肝重在養神,當然還應合理飲食,不能過飽,

少吃多餐,控制肥甘,尤其是甜食。

更年期有些患者嗜甜,

這非但會致肥胖而且可增加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的發生。

應當多吃高蛋白的食物,比如魚、瘦肉、豆製品、花生、牛奶,

也要多吃纖維素高的食物,比如芹菜、白菜、韭菜、香蕉、梨。

養肝葯膳——菊芹粥:

白菊花15克、連根芹菜30克煎水兩汁,用此水煮粥

(綠豆30克、薏米150克、荸薺20克去皮),分2次食用。

可降壓清暑、利濕寧神。

 

600年的養生秘訣三:調雕腎法

中醫認為腎有雙重性,既是陽又屬陰,

既含火又有水,是人體唯一的雙相雙能器官。

大家都知道中醫辨證腎部疾病,分腎陰虛和腎陽虛。

腎陰虛舌紅、手足心發熱出汗、腰酸口乾、心煩失眠、頭暈眼干;
腎陽虛舌淡、怕冷疲乏、腰酸腿軟、尿少浮腫。

一般北方地區腎陽虛多見,南方地區腎陰虛多見。

中醫治腎叫補腎,腎陰虛補水,腎陽虛補火。

明 代有位中醫大家名叫張景岳,

他治病很有特色,認為單純補腎療效不好,應當根據腎的雙重性,
採取調整的辦法,會明顯提高療效。他說:

“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 陰”,就是說補腎水的

同時如果配伍幾味補腎陽的葯,就能更加有效了。

反過來,“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

就是說補腎火的同時如果配伍幾味補腎陰的葯也就會 更加有效了。

調腎比單純補腎更加有效。

凡是各類免疫功能下降、不孕不育、生殖、

泌尿、骨骼的病證,採用調腎法常常有效。

尤其人過中年,腎虧是普遍的表現,

所以調腎法在中老年人群中,

無論養生保健還是治病康復,成了必不可缺的治法。

辨別腎虧的辦法﹕就是看舌頭上有沒有齒痕。

齒痕像女孩子穿的裙子一樣,因此也叫裙邊舌。

中醫講“腎主骨”,骨質疏鬆的主要原因是缺鈣,

缺鈣會使骨頭髮脆,所以中老年朋友切勿跌倒,否則容易骨折。

缺鈣應當補鈣,現在許多補鈣製劑,有的人卻很難吸收。

調腎還有很多方法,還可以泡葯浴。

葯浴的方子:蛇床子、菟絲子、黃精、白菊花、川斷、

補骨脂等量,要根據水量的大小,每味葯大約30克左右,

煮兩次水,然 後把水倒進木桶里,此方男女都適用。

如果婦女有子宮肌瘤、囊腫、乳腺增生,

可以加上山慈菇、白花蛇舌草、夏枯草三味葯。


適合所有人服用的調腎茶﹕

枸杞子、決明子、白扁豆、山藥、茶葉

(最好是普洱,鐵觀音)等量,用開水沖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悠遊蓮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