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地產生的民謠雖多,但其中有相當的部份

 

是屬於閩南地區的古老民歌,隨著先民流傳到台灣,

 

如「五更鼓」、「草螟弄雞公」、「天黑黑」、

 

及「牛犁歌」等。

 

以五更鼓的歌詞和曲調來分析,

 

它幾乎和明清時期即流傳在大陸的民歌「孟姜女」相同。

 

一.曲調分析如下:

 

相同之處:均為五聲微調式。

 

均為十六節a.b.c.b'一段體的曲調結構。

 

一、二、三句的旋律動向均司,

 

第四句的開頭或宮或羽,稍有差異,

 

但均經過「商」音,再往後發展。

 

相異之處:

 

音域從8度到11度各有不同,最大差異在第14小節的變化。

 

「孟姜女」及「五更鼓調」的旋律、節奏較簡樸,

 

而演化成歌仔戲曲牌時,則常有十六音符切分音出現,旋律婉約。

 

二.歌詞分析如下:

 

「五更鼓」的歌詞是典型「七字仔」體製。

 

在台灣除了戲劇使用時填上符合劇情的歌詞外,

 

餘均採用相同歌詞。

 

「五更鼓」與「孟姜女」雖同屬七言四句,

 

但「五更鼓」句句押韻,而「孟姜女」較不重韻腳。

 

「五更鼓」以五更為結構;

 而「孟姜女」則以四季或十二月令為歌詞結構。 

 

  由上述分析可知,大陸的「孟姜女」

 與台灣的「五更鼓」其文字結構、型態相類似。

 

而台灣「五更鼓」又以「四句聯」

 

(四句全押韻的七字體製)

 

,是昔時台灣福佬人慣用的歌詞形式,先民將它移植到台灣來,

 

並在台灣生根繁衍,旋律漸由簡潔樸實而變成

 

以十六分音符切分音來表現婉約之形態,

 

音域增廣了,亦增加變宮之音。

 

來聽歌吧!! 

台灣傳唱的五更鼓

五更鼓也成為了傳統歌仔戲裡的常用曲牌

那孟姜女呢?是這樣唱的

這是如泣如訴的改編曲夜裡聽還真有感覺喔!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hcYBhdS3K4 

tp://tw.myblog.yahoo.com/jw!Uxhz.fyfGRksE.X2Tz8UPPlf/article?mid=1566

 
 
 
 

 

 
arrow
arrow

    悠遊蓮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