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活佛出生浙江的台州天臺縣 杭州靈隱寺剃度..

西湖 南屏山、淨慈寺顯神通.圓寂於虎跑泉

01-飛來峰(濟公動畫公益分享).flv
濟公祖居】浙江的台州天臺縣
 
 
 
 
 
 
    
  
                
 
亭臺樓閣錯落、花木扶疏的隴西園,點出濟公出生名門望族的史實。
 濟公故居仿南宋建築重建,在紛飛雪花映襯下,更添古色古香的韻致 
 
 
 
 
 

    濟公李府祖居隨著歲月沖刷,滄桑變遷,最後湮沒淪圮。
歷代故鄉民衆敬仰濟公,感戴其德澤,
屢於遺址修建濟公佛院、濟公亭、
石牆橋等紀念之所,冀望重光“活佛”聖迹,
顯彰濟公聖德,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今逢盛世,物阜民殷。
 
浙江的台州天臺縣人民政府爲挖掘地方歷史文化資源,
弘揚濟公文化,讓濟公精神千秋永傳,
決定在石牆頭複建濟公故居,
讓雲遊四方的濟公在故鄉有一 個真正的“老家”。
 
修復後的濟公故居,向世人展現了充滿南宋時代氣息、
蘊含浙東地方建築風格和仕宦人家宅第格局的一軸畫卷。

       濟公故居占地16畝,建築面積6310平方米,
景區由永寧村口雙牌樓與觀霞閣、
濟公李氏祖居和隴西園三大部分組成,
宅第街坊與樓臺亭閣水榭園林薈萃一體,
內聚佛國之靈氣,外擷仙山之精華。
 
中國話劇院著名演員“活濟公”遊本昌先生在專程回天台
“老家”探望故居時說:“濟公故居修復得好!

濟公神像容貌:濟公身穿破僧衣,
右手拿把破扇,左手拿酒壺,面部表情十分生動。
 
一生談笑屉風聲、嘻戲人間的活佛、
濟公在中國大陸有三座佛寺、在杭州靈隱寺、
剃度出家、在南屏山、淨慈寺、大顯神通、
最後圓寂於虎跑泉、塔、一進入靈隱寺就看見一堵圍牆、
此牆稱為、照牆、寫著、咫尺西天後、
 
轉投南屏山、淨慈寺、、南屏山、
又稱佛國山、南屏山淨慈寺
除了濟公禪師修道悟佛出名以外、
還有每到黄昏、鐘樓的鐘聲響起、
 
聲響傳遍全西湖、鐘聲綿延 不斷、
當地稱為、南屏晚鐘、
濟公在此修練、身穿破僧衣、濟公在外化緣、破布、
回寺院才縫補為僧衣、顯露出、上蒼賜予萬物、
 
應加以珍惜、中國有名佛教高 僧、、弘一大師、
家財萬安貫、剃度出家、身上那件僧衣、一直穿到圓寂、
共穿二十六年、補二百多處、淨慈寺祭拜方式非常特別、
就是將、香、插於地上、來源於
農曆七月三十是地藏王菩薩生日、
在杭州有燒地香的習俗、、師父開示、香、
不但是插香爐、也能插地上、心中也要插、心香、、、
插地香、是杭州息俗的特 色、、、濟公、在靈隱寺、
出家、在淨慈寺、廣度眾生、六十一歲、
在虎跑泉圓寂、虎跑泉、
 
又稱、虎跑寺、虎跑泉、出了三位高僧、、
濟公襌師、弘一一大師、替 濟公剃度、性空長老、
即、、濟公的師父、、、
虎跑泉、有天下第三泉、美名、本無泉水、
泉水之由來、有段玄妙的故事故、
 
在唐元和十四年、西元819年、性空 長老、雲遊至此地、
眼見此地青山碧綠、境清幽、心想如能居住在此、
必是修身養性、念經禮佛的好地方、
但此地欠缺水源、性空在虎跑泉洞穴、
暫宿一夜、深夜夢 見一位神仙、
前來說道、禪師、不必為水煩惱、
我遗派两隻老虎、將南嶽、衡山、童孑泉、
移來此地、隔天、性空長看見两隻老虎、
包了 刨地、作穴、泉水、
由地湧出、因此性空、在此地定居建寺、
並以虎跑、作為泉名、寺院完成後、也以虎跑、
命名為、虎跑寺、後人為紀念性空、與猛虎、
就以石雕刻性空長老安眠、猛虎下山的圖像、又在一旁、
竪立一隻老虎、為虎萝泉、、、
 
虎跑泉在文革時期全毁、蘇東坡、在此吟詩、
 
亭弃 亭石塔東方上、此老初來百神仰、虎移泉眼趁行腳、、
 
龍作浪花供撫掌、、、
虎跑泉內除有濟公塔院及後面的記念碑、
 
還有一隻熊貓他醫術精湛,常常救助百姓,
則被百姓稱濟公活佛。
 
傳說是降龍羅漢。
 
道濟於宋嘉定二年(1209年)五月十六日於淨慈圓寂,
 
臨終前曾作一偈:「六十年來狼籍,東壁打到西壁。
 
如今收拾歸來,依舊水連天碧。」葬於虎跑,後人建有濟公塔院。
 
《淨慈寺志》卷十九中收載其《入龕文》、《起龕文》、
《掛真文》、《秉火文》、《起骨文》和《入塔文》

濟公的傳說起源於南宋末期。
 
在明清之際,民間的說書人開始以濟公為主題,
 
逐漸發展出故事,至清朝時,集成《濟公全傳》一書。
 
他的神通傳奇,據說是來自於南北朝梁武帝時代的寶誌禪師。

在融入民間信仰之後,逐漸變成一位帶有佛道兩家特色的神明。
 
一貫道以濟公為他們崇拜的仙佛之一,
其張天然祖師實為濟公下凡。
 
另外,東井圓佛會亦供奉濟公。
佛教徒大致認同濟公禪師是因為某些因素而不守戒律,
不過並不認同對濟公破戒的崇拜。

濟公活佛,俗名李修緣(一名李心遠),
南宋時浙江台州(今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永寧村)人
 
出生 1133年 逝世 1209年 ,
傳說中的佛教僧人又被稱為濟癲和尚,
以不守戒律、飲酒食肉、神通廣大聞名。
  
    人間“活佛” 濟公(1130-1209),原名李修緣,
出生於天臺永寧村,是南宋禪宗高僧,法名道濟。
 
他的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駙馬、
鎮國軍節度使。
李家世代信佛。
 
父親 李茂春和母親王氏住在天臺北門外永寧村。
李茂春年近四旬,膝下無嗣,虔誠拜佛終求得子。
 
濟公出生後,國清寺住持爲他取俗名修元,
從此與佛門結下了深緣。

       他雖是臨海都尉李文的遠孫,卻沒有染上紈絝子弟的劣習。
少年時就讀於村北赤城山瑞霞洞,受到釋道二教的薰染。
 
父母雙亡以後,他先是進國清寺拜法空一本爲師,
,在當過國清寺住持的高僧瞎堂慧遠的門下,
受具足戒,取名道濟,
嗣其法衣接著又參訪祗園寺道清、
觀音寺道淨,最後投奔杭州靈隱寺。

    有 關濟公的故事傳說,在南宋時代即已開始流傳。
 
先是凡俗神童李修緣或是得道高僧道濟的
一些富有傳奇色彩的片斷故事在民間耳聞口傳,
後來通過說書人的話本說 唱,內容逐漸豐富。
 
在濟公故鄉天臺一帶流傳的多是他的出世、
童年生活、戲佞、懲惡、扶困濟貧的故事,
 
其中如“濟公出世”、
“小濟公芥菜葉潑水救淨寺”、
 
 
“利濟橋”、“棒打壽聯”、“赭溪救童”、
“修元出家”等廣爲流傳。
 
而在杭嘉湖一帶流傳的故事內容更爲廣泛,
這是因爲那裏是濟公出家後的主要生活和活動場 所,
其中以“飛來峰”、“古井運木”、“戲弄秦相府”
等故事最爲膾炙人口。直至明末清初,
出現了一部描寫濟公傳奇事迹的《濟公傳》。

   濟公的 一生富有傳奇色彩,他既“顛”且“濟”,
他的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彰善罰惡等種種美德,
在人們的心目中留下了獨特而美好的印象,
人們懷念他、神化他。
 
神化 就從他的出世開始。
 
《西域志》載:“天臺山石梁橋古方廣寺,
五百羅漢之所住持,其靈異事迹往往稱著。
 
”而濟公誕生時正好碰上國清寺羅漢堂裏的第十七尊羅漢
(即降龍羅漢)突然傾倒,於是人們便把濟公說成是羅漢投胎。
 
黎民盼望救星,社會呼喚英雄,當人民十分需要聖賢的時候,
高僧就成了“活佛”,凡人道濟成爲歷代供奉祭祀的神靈,
 
其成佛後的尊號長達28個字:
 
大慈大悲大仁大慧紫金羅漢阿那尊者
 
神功廣濟先師三元贊化天尊”
 
集佛道儒於一身,堪稱神化之極致。
這也 就說明濟公深受廣大人民群衆的喜愛,
成爲人民心中的“活佛”,
反映出濟公形象的廣泛親和力。 
 
【少年濟公】

    少年濟公成長在赭溪畔,讀書於赤城山。
由於受天臺山“佛宗道源”
和李府世代積善信佛家族文化的熏陶,
潛移默化,萌生了方外之念。
 
弱冠之年,皈依佛門,法號 道濟,
 
先入國清寺,後至臨安(今杭州)投奔靈隱寺瞎堂慧遠,
 
這位“佛海禪師”爲濟公授具足戒。
濟公出家後,一反常態,言行叵測,
 
難耐坐禪,不喜念經,嗜好 酒肉,衣衫襤褸,浮沈市井,
常行救死扶弱之事,狀類瘋狂,人們稱他爲“濟顛僧”。
 
在一般僧俗眼裏,
 
道濟的言行出格,被認爲不是正常的人。
 
所以有的僧人向方 丈告狀,說道濟違犯禪門戒規,
 
應責打並逐出山門。
 
誰知,方丈慧遠一邊口宣:
“法律之設原爲常人,豈可一概而施!
 
並在首座呈上的單紙上批了:
“佛門廣大,豈不容一顛僧”!
 
此後無人再敢詬逐。
 
瞎堂圓寂後,道濟去淨慈寺投德輝長老,
後來做了書記僧。

【外俗內仁】

    濟公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瘋顛,
實際上卻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
,被列爲禪宗第五十祖,楊岐派第六祖。
 
他懂醫術,爲百姓治癒了不少疑難雜症。
他曾經帶著自己撰寫的化緣疏,
外出募化,修復被火燒毀的寺院。
 
他經常遊方市井,拯危濟困,救死扶弱,彰善懲惡。
所以,在人們看來,“濟顛”的“濟”字
也包含著扶危濟困的意思。
 
道濟善走圍棋,喜鬥蟋蟀,更寫得一手好詩文。
他徜徉山水,自得其樂,遊履所至,揮毫題墨,文詞雋永。
 
    道濟天性好動,不喜念經,難耐打坐,
經常和那些頑童斯混在一起,作呼洞猿、鬥蟋蟀的遊戲。
 
甚至蘸大蒜吃狗肉,僧衆告到方丈室,
慧遠卻說:“佛門之大,豈不容一顛 僧!
 
”於是他又被人們稱作“顛僧”。
 
慧遠圓寂,他失去庇護人,被迫轉到淨慈寺,
先是替人念經兼作火化工,後來升了書記僧,
 
卻依然出入歌樓酒肆,遊山逛水。
 
他寫詩自述:“削髮披緇已有年,唯同詩酒是因緣。
 
坐看彌勒空中戲,日向毗盧頂上眠。
撒手須能欺十聖,低頭端不讓三賢。
 
茫茫宇宙無人識,只道顛僧繞市廛。
” 活脫脫的一幅“遊戲人間”的自畫像。
 
從外表看,這位號稱“湖隱”、“方圓叟”的窮和尚,
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似丐似氓,非僧非道,
實際上卻是禪宗楊岐派第 六世得道高僧。
 
他學識淵博,擅詩善文,出語諧謔,往往超詣。
臺灣著名學者南懷瑾對他的四首《西湖》絕句
和臨終偈語尤其讚賞,
 
說“若以詩境而論詩格,他與宋 代四大家的范成大、
陸放翁相較,並無遜色”; 如以禪學的境界論詩,
則已臻禪境之極詣。
 
略舉其一:“出岸桃花紅 錦英,夾堤楊柳綠絲輕,
遙看白鷺窺魚處,衝破平湖一點青。
 
”畫面 色彩鮮明,動靜諧合;情趣內蘊,
用筆精細而又不失自然。末句尤有神韻。
 
他每有疏狀新出,臨安城更是爭相哄傳,名聞遐邇。

    名宦富室慕名, 競相訂交。道濟卻輕易不入侯門。
而用他精湛的醫術爲老僧、貧民悉心治疾,疑難雜症多得根治。
 
時下風靡全國的香功,據說就是經他的傳授而嘉惠後人的。
淨慈寺 失火,他自撰榜文,前去嚴陵山一帶募化,使之恢復舊觀。
 
他好打不平,息人之淨,救人之命。
於是人們又以他扶危濟困而稱之爲"濟顛",尊之爲 "濟公活佛"。

   濟公性狂而疏、介而潔,不同凡響。
有與他同時代的詩僧居簡及其詩文選集《北澗集》爲其作證。
居簡是濟公的師侄,在遊覽赤城山
時把山上的一塊摩崖稱作“書記岩”。
 
濟公圓寂後,居簡寫了一篇
《湖隱方圓叟舍利塔銘》,
這“湖隱”、“方圓叟”都是濟公的別號。
 
濟公身爲禪宗高僧,撰有 《鐫峰語錄》10卷,還有很多詩作。
他跟唐代隱士寒山、豐幹、拾得(即“三賢”)一樣,
 
既受到佛教禪宗的熏染,也受到了道家隱逸之風的影響。
 
不同的是,他 還具有民間遊俠的色彩,
從而使他在衆多的佛門弟子中獨樹一幟。
 
這與他從小就在佛道雙修的赤城山攻讀,
並受到“台州式硬氣”的民風陶冶有關。

【樂善好施】
 
    濟公自稱“幼生宦室”。
濟公的師侄居簡《湖隱方圓叟舍利塔銘》
 
說他是“天臺臨海都尉李文和遠孫”。李遵勖(988—1038)
,初名勖,因娶宋真宗趙恒妹 萬壽公主,而加“遵”字爲“遵勖”
,字公武,逝世後諡號和文,爲李崇矩孫,濟公高祖。
 
其世系爲:李崇炬——李繼昌——李遵勖——李端懿、李端願、
 
李端愨 ——李評——李涓——李茂春——李修元(修緣)。
 
該家族有三個特點:
 
一是世代仕宦,且爲將門;
二是爲官清正,政績卓著,名列《宋史》;
三是曆世積善信佛, 家族中不少人是禪宗的著名居士。
 
隨著宋室南遷,李氏子孫流寓其高祖李遵勖封(食)邑浙東天臺,
 
隱居於赤城山南麓、天臺城北的永寧村。
 
濟公之父李茂春,目擊 朝廷腐敗,棄官隱居經商、念佛,
 
爲人淳樸厚重,樂善好施。

【《濟公傳》】
 
   《濟公傳》主要講述濟公濟困扶危,
懲治強梁,與爲富不仁者作對的故事。
 
敘濟公原名李修緣,系“羅漢轉世”,
二十七歲出家靈隱寺。他不戒酒肉,
佯狂似顛,故 稱濟顛,
曾治癒宰相秦熹之子病,爲秦子之替修。
 
該書目多由濟公降世、十度說起,
至三探娘舅、九僧擒韓殿、西天朝佛繳法旨止。
 
其中有淫賊華雲龍盜走相府珠冠,
濟公三擒華雲龍;金山寺八魔煉濟顛,
太乙真人、長眉羅漢助濟公降魔;
小西天盜賊狄之昭殺人移禍,狄小霞、譚宗旺錯配夫妻,
濟公點化狄小霞共破小西天; 五雲陣鬥法等主要回目。

    該書目以詼諧幽默的語言,
塑造了一個普救世人的濟公形象,在書壇久演不衰。
 
張泰然之後有
 
陳勝芳、張沛然、伊勝 麟、玉勝川等說演《濟公傳》。
 
陳勝芳技藝最精,人送綽號“
一聲雷”;伊勝麟“書道兒”老成,一時無人匹敵。
清末民初擅說此書的有雙厚坪及其師弟海文泉和世殿成、李致清等。
 
雙厚坪擅長當場抓哏,詼諧百出,令滿堂聽者大笑不止;
世毆成以蔫“包袱兒”著稱;李致清以摹擬濟公形象見長,
人稱“濟公李”。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雙厚坪的弟子楊雲清說《濟公傳》,
 
口風老道,包袱兒獨特,尤以“官人辦案”、
“濟公鬥蟋蟀”兩段書最爲拿手,又因有爲官經歷,
 
說到忤作驗屍等情節, 細緻入微、
近情近理,使聽衆宛如眼見。
他長於說書中的武段子,不喜從“十度”開書,
多從“威震丹陽刀劈三寇”說起。
 
民國十八年(1929),說《濟公傳》的藝人開始分派,
其情節於“八魔煉濟顛”後,
有說“小西天薰香會”的,有不說的。
說者,則從“柳端誤入開水鍋”起岔,進入短打一類故事。
二十世紀三十年 代,
有劉繼業及其弟子段興雲說《濟公傳》頗享盛名。
 
劉繼業曾得秘本,能說前後套《濟公傳》,
他長於渲染濟公法力,語言幽默風趣,形象滑稽,
使“包袱兒”餘 味無窮,人稱“噴飯哏”
;段興雲有其師之風,善於摹擬人物形象,邊說邊學,
擡手動腳令人發笑,他曾在電臺播講《濟公傳》,很受歡迎。
同期,有馬華鑫在天橋 說《濟公傳》,也小有名氣。
 
【濟公家族】

    永寧村在古城北門外,濟公家就住在赭溪畔。
濟公李氏家族人丁不很旺盛,但因曆世仕宦,
家境富裕,也稱得上是天臺的望族了。
 
赭溪西岸的一大片田地(現都已建 成一片民居了)
,就屬於這個家族所有,至今人們還稱作“李家垟”。
發源於北山的赭溪是孩童時濟公看水碓舂米、
捕魚游泳玩耍的好去處。
石牆頭邊上有“隴西 園”,
古時這裏是濟公李氏的私家莊園。抗戰時在此處還設立過“忠烈祠”。
                                                                                            

靈隱寺   杭州靈隱寺 又名雲林禪寺

位於杭州西湖西北面,

在飛來峰與北高峰之間靈隱山麓中, 是杭州歷史悠久、

景色宜人的遊覽勝地,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和中國十大古剎之一。

靈隱寺創建於東晉咸和元年(326年),距今已有1670多年歷史。

印度僧 人慧理來到中國傳教,後因此處景色奇幽,以為是「仙靈所隱」,

就在當地建立寺院,取名為「靈隱」。五代時吳越國王錢俶篤信佛教,

對靈隱寺的建設倍加關心。 當時靈隱寺達到了九樓、十八閣、七十七殿堂、

僧眾三千的規模,成為江南地區的佛教名剎。著名僧侶永明延壽、

大慧宗杲等人,都曾擔任此寺的住持。傳說中的濟 顛和尚也在此寺出家。

而淨土宗十三祖印光法師亦曾擔任此寺的住持,開靈隱寺為淨土道場之風。    

靈隱寺自創建以來,歷經10餘次毀壞和重建。
最近的兩次大規模整修是在1956年和1975年。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浙江大學的大學生們曾經
極力保護寺院文物和建築免受群眾的破壞。
 
周恩來總理派曾遣一連隊士兵堆壘包、
架機關槍駐守防範紅衞兵破壞,
仍不免有部份寺內石雕遭紅衞兵翻牆入寺敲毀
 
 
濟公在中國大陸有三座佛寺、
在杭州靈隱寺、剃度出家
一進入靈隱寺就看見一堵圍牆、
此牆稱為、照牆、寫著、咫尺西天
 
 
因都市計畫、開闢道路就將靈隱寺與照牆隔開、
靈隱寺、在東晉時期初建、到了、五代、吳越、
在杭州立國之後就成了中國南方最大的寺院、
濟公於宋代在此出家

進入靈隱景區後,

便是埋葬靈隱開山始祖慧理和尚骨灰的「理公塔」。

該塔高約8米,八角七層雄偉莊嚴大雄寶殿外的靈隱寺

兩石塔建於北宋(西元960年)是上千年的真跡

靈隱寺內建築靈隱寺一景

靈隱寺正門為天王殿,上懸清康熙帝欽題「雲林禪寺」的御筆匾額

殿內的正面佛龕供奉彌勒佛,

兩側為怒目圓睜的四大天王。

彌勒佛像背面為手持金剛杵的韋陀菩薩佛像,

是南宋時期的遺物,已有700多年歷史。

 

 

 

經過天王殿後的庭院,便進入靈隱寺的主殿大雄寶殿

該殿為三層重檐構造,高達33.6米,

殿內正面為釋迦牟尼蓮花坐像

該像造於1956年,高達19.6米,連座高24.8米,

用香樟木仿唐代佛像雕刻而成,佛像外敷金箔。

當時經過周恩來總理的批示,

動用了黃金六十多兩製成金箔。

目前該佛像是中國國內最大的木雕佛像。
大殿兩側為十八羅漢造型,姿態各異,栩栩如生。

釋迦牟尼像的背面是大型彩塑群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正中是手執淨瓶的南海觀音

圍的彩塑中刻畫了150多位佛教和傳說人物,

其中也包括托塔天王、韋陀菩薩、孫悟空、四大天王、濟公等造型。

位於大雄寶殿之後中軸線上的佛殿還有藥師殿 

 

 

、四殿藏經樓

和五殿華嚴殿。藏經樓和華嚴殿是2000年11月開始動工,

於2002年10月西湖博覽會期間正式對外開放。

華嚴殿是靈隱寺內位置最高的建築,殿內供奉華嚴三聖——

毘盧遮那佛、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

濟公 的畫像 這是清朝時畫像

另外,在靈隱寺出口處近旁建有規模宏大的羅漢殿,

內有五百羅漢像,神態、服飾各不相同

註解
 關 於康熙提名的原因,比較傳統的說法認為:康熙在南巡時,

到靈隱寺後山上登高攬勝,看到山下雲霧漠漠,

寺院籠罩在雲霧和樹林中間,

便題為「雲林禪寺」。但當 地百姓並未接受這個名稱,

仍然稱呼「靈隱寺」。

此外有一個有趣的說法,是康熙酒後為靈隱寺題匾額,信筆提來,

將靈字上部的雨字頭寫得過大,因為靈字筆畫過 多,

且紙面有限,因此康熙非常尷尬。在猶豫之中,

身旁的寵臣便出主意改名為雲林禪寺,因為雲字的筆畫簡單。

這便成了雲林禪寺的來歷。見《西湖民間故事》

飛 來峰造像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靈隱寺旁。

飛來峰又名靈鷲峰,是一座石灰岩山峰,海拔168米。

飛來峰與靈隱寺間隔一條小溪,

在溪邊的岩壁上保存有五代至元 代500多年中陸續完成的石雕佛像,

共有345尊 左側溪水對岸便是刻有眾多佛像的飛來峰造像石窟群,

右側便是靈隱寺的正門。

。1982年被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飛來峰岩石上的掌印 (網絡圖片)

 

       

南宋彌勒與十八羅漢群像
左為元代彌勒佛像,右為元代釋迦如來
元代佛像
元代寶藏神
元代菩薩
元代彌勒佛像                                                                                                                                                  

 


       西湖 南屏山、淨慈寺顯神通   轉載於"阿德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ate2028
.南屏山、淨慈寺顯神通「淨慈寺」分前、中、後三重大殿,
 
中間的大雄寶殿為重檐歇山頂,黃色琉璃瓦屋頂,十分端正莊嚴。
   
 
「淨慈寺」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留有許多歷代皇帝頌揚刻石。
 
大雄寶殿主供的「毘盧遮那佛」,全身用銅鑄造,巨大而莊
日本佛教曹洞宗創始人道元入宋時,
 
受曹洞宗禪法和法衣而歸,至今日本信徒常來此朝拜。

「毘盧遮那佛」為光明遍照,大日遍照之意,
 
密宗把毘盧遮那佛稱作大日如來,
 
作為供奉本尊與最上根本佛。
 
濟公的傳說大多與淨慈寺有關,
 
 
後人認為他是羅漢下凡,稱他為「降龍」。
 
「淨慈寺」與「雷峰塔」僅一街之嚴隔,著名的「雷峰夕照」
 
加上「南屏晚鐘」,為西湖景區增添了無限的魅力和意境。

佛教將毘盧遮那佛作為
 
清淨法身佛,
盧舍那佛為圓滿報身佛,
釋迦牟尼佛為應化身佛
 
 

 
寺內「運木古井」是傳說中濟公運用神力,
從井內運木建造淨慈寺後留下的,
 
故又稱「神運井」。(網路圖片)
 
 
康熙御筆的南屏晚鐘(網路圖片)每當傍晚鐘聲迴蕩
 
 
濟公舉止癡狂,被稱作「濟癲」,常幫助貧苦百姓,
 
戲弄官府財主,民間流傳有許多動人傳說。
 
 
「南屏晚鐘」的盛譽專屬於淨慈寺名下,淨慈寺建起了繪飾華麗的鐘樓,
 
已成為千年古剎最為迷人的吸引物
 
 
南屏是指西湖南面峭壁林立、宛若屏障的南屏山,
 
晚鐘是指山下淨慈寺內這座鐘樓的鐘聲。
 
 
銅鐘高三米,鐘體內外鐫鑄《妙法蓮華經》七卷及銘文共計六萬七千字
 
 
每當傍晚時分,沈穩悠遠的鐘聲長鳴,餘音迴蕩、歷久不絕、十分動人。

圓寂於虎跑泉

 【虎跑夢泉】

      位於杭州西湖西南大慈山下的

「虎跑泉」,有天下第三泉之稱。

相傳在唐元和年間,有一位名叫「性空」

的僧人來到這裡想要建寺,

但這裡無水,生活很不方便,無 奈之際準備離去。

一日夜裡,夢見一神仙告訴他:

「明日有二虎將南嶽童子泉移來。」

第二天,果然看見「二虎跑地作穴」湧出一股泉水,故名「虎跑」。

當今虎跑泉池東南隅溝谷中,西湖新十景之一的虎跑夢泉浮雕,

正活龍活現地再現了這個「虎移泉眼」的神話故事。

蘇軾有詩讚曰:「道人不惜階前水,借與匏尊自在嘗。」

龍井茶用虎跑水浸泡,清香四溢、味美無窮,被稱為「龍虎鬥」,

龍井茶葉虎跑水,譽為「西湖雙絕」而聞名中外。

古往今來,凡是來杭州遊歷的人們,無不以能身 臨其境,

品嘗一下以虎跑甘泉之水沖泡的西湖龍井之茶為快事。

      「虎跑泉」水色晶瑩,味甘冽而醇厚,明代高濂在他的

《四時幽賞錄》中說:「西湖之泉,以虎跑為最;西山之茶,

以龍井為最。」如今,虎跑泉依然澄碧如玉,

從池壁石雕龍頭噴出的那股水流仍舊涓涓汩汩、不停湧出。

據地質學家的調查研究,「虎跑」附近的岩層屬於砂岩,

因裂隙較多,透水性良好,在虎跑泉附近還有一條

與岩石層走向近於平行的斷層,可以攔蓄地下水,

把地下水控制在斷層之中。

由於虎跑泉是從難溶解的石英砂岩中滲出來的,

帶來的可溶解礦物質不多,因此虎跑水質相當純凈,

被譽為杭州名泉之首。

虎跑景觀以「泉」為中心,經過多次拓建,

重新恢復了鐘樓、羅漢堂,並修建了弘一法師石塔及紀念堂、

濟公殿和濟顛塔院等景 觀,讓遊客在品泉飲茶的同時,探勝訪古,

憑吊這兩位佛門弟子的遺跡,更增添了不少遊興和遐思。

 

《 附圖片 25 張,下載時請耐心稍候 ....》

 以天下第三泉著稱的「虎跑泉」位於西湖西南隅大慈山白鶴峰麓,

在距市中心約五公里的虎跑路上,是新西湖十景之一。

 

 「虎跑徑」長松疊翠、曲徑通幽,聽泉水淙淙、鳥語間關,

令人盡消塵念,舊時以「虎跑徑長松夾道」為景致之首。

平坦的青石板路,兩旁青山聳峙、疊嶂連天,

一泓清泉沿著路側的溪澗,琤琤流淌。

 

 宋代蘇東坡有一首寫虎跑泉的詩:「亭亭石塔東峰上,

此老初來百神仰;虎移泉眼趁行腳,龍作浪花供撫掌。」 

 中間為「泊雲橋」,兩邊為「日月池」,以蓄水入澗,

澗中舊傳有濟公所放斷尾螺螄。

 

經測定,虎跑泉湧水量每晝夜為192噸左右,屬於裂隙下降泉,

所以三四個月甚至半年多不下雨,虎跑泉水依然叮咚。

 據上海、南京、杭州地礦系統和防疫部門專家測定,

虎跑泉水中還含有30多種微量元素,是一種很珍貴的冷礦泉水。

虎跑泉從山巖石罅間汩汩湧出,泉後壁刻著「虎跑泉」三個大字,

為西蜀書法家譚道一的手跡,筆法蒼勁、工力深厚。

 

 虎跑因地處群山之低處,地下水隨巖層向虎跑滲出,

由於水量充足,所以虎跑泉大旱不涸。

沿虎跑泉左面山徑拾級而上,不遠處有一組夢虎石雕,

性空和尚面目慈祥,閉目斜臥,邊上有二虎,形象生動,粗獷有力。

整個景區以「虎跑泉」為中心進行建築佈局,具有江南園林特色。

 

清代詩人黃景仁在《虎跑泉》一詩中有云:「問水何方來?

南嶽幾千里;龍象一帖然,天人共歡喜。」

「羅漢堂」創建於明洪武年間,原為鼓樓,

民國初寺僧模仿石屋洞五百羅漢造像置於其內,文革期間被毀。

「弘一法師紀念館」,弘一法師姓李名息,號叔同,浙江平湖人,

早年留學日本,1918年在虎跑出家,是一位學者和高僧。 

 弘一大師是中國近代新文化運動早期的活動家,

中年出家後成為佛教律宗有名的高僧。

大師的前半生以李叔同馳名於藝術教育界,是中國最初出國學習

西洋繪畫、音樂、話劇,並把這些藝術傳回國內的先驅者之一。

弘一法師精通音樂、戲劇,對書畫篆刻頗有造詣,曾在東南亞講佛學。

 

虎跑梦泉济公殿"/>

虎跑茶室邊上的「濟癲塔院」,是宋代濟顛和尚葬骨灰之處。

 院後壁上有數幅壁雕石刻,都是濟顛傳說。

宋朝高僧「濟公」,出家在靈隱寺,後居淨慈寺,圓寂於虎跑寺。

「虎跑泉」水質甘冽醇厚,與龍井茶葉合稱西湖雙絕,

有「龍井茶葉虎跑水」之美譽。

 龍井茶用虎跑水浸泡,清香四溢、味美無窮,被稱為「龍虎鬥」,

遊人以來此品嚐西湖龍井之茶為快事。

 

「滴翠軒」,蘇東坡曾於熙寧六年及元祐年間兩次來遊,

倚軒品泉,作病中遊祖塔院等詩,並題滴翠軒原額。

 

坐到明亮的茶室中,泡上一杯熱氣騰騰的龍井慢啜細品,

一股清香甘冽之味,透於舌間,流遍齒頰,頓感神清氣爽。

 

這是給杭州市民取水的地方,「虎跑泉」一直深受杭州市民喜愛,

很多杭州市民養成了取虎跑水作為生活飲用水的習慣。

虎跑泉.mp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EGF5BDZyPA&feature=youtu.be                                             
南無濟公活佛佛號(音樂版)http://www.youtube.com/watch?v=hOuQZGHMyrc&feature=related            
濟公活佛叮嚀累了就按來聽聽MP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Hy1JtmsxF0&feature=related       
濟公活佛聖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CoVPqJuFXU&feature=related                                                           
 &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悠遊蓮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